Byemess-基于React&redux的在线Todo应用

#1

Byemess-基于React&redux的在线Todo应用

为什么又是Todo,全世界的初学者都在做todo吗?可能很多人要问这句话,其实这句话可以等同于:

  • 为什么你做了个云音乐播放器?
  • 为什么你做了个新闻阅读APP?
  • 为什么你做了个VUE/REACT版本的CNODE?

究其本质,这几个应用都是data-map模式,哈哈哈哈这是我自己创的词,意思就是说,本质都是拿到一组数据,然后就像遍历数组一样将这些数据遍历渲染,这类project都可以算是pure-data-driven的。

至于我为什么做了Todo,答案很简单,我初学react&redux时接触的例子就是Todo,将这个app进行功能拓展,将会使用到react和redux的各种特性。

这个App的UI直接参考了知乎@黄玄的Vue写的TodoApp,已经获得他本人的许可。设计活儿太磨人,本着熟练react&redux的项目实战的目的,UI和交互就没有想花太多时间去设计,直接照着样子写了一个,他的代码我可一个字都没看过,别喷我山寨哈哈哈。

源代码

Github
如果对你有有所启发或者帮助,送我一个star吧 :slight_smile:

预览

Login

Add Todo

Responsive

Drawer

哈哈哈用drawer来插入一下自我推广的信息貌似是常用套路?主要的页面导航使用bottomBar去切换,这样切换起来更加方便。

目录结构

标准目录结构,有两个地方提一下:

  1. styled 用来存储所有经过styled-components进行装饰后的组件,清一色presentational components,所以移入components目录下是没有问题的,但考虑到它的feature,在项目存在潜在规模扩大可能时,通过Feature进行分类更好,所以就没有进行合并。

  2. 对于components 和 container的分类市面上真是五花八门,对我而言,我更倾向跟随redux作者(真是帅啊)的定义: It's up to whether the component is aware of Redux,通俗点说,不需要connect至store的组件都不是container. 这样的确make sense, 不过在组件的分配上会显得有点奇怪,这就比较考功力和经验了。

Function

  • Single Page App
  • 在线注册账号,数据存储于leanCloud。
  • todoItem增删改,数据同步到云
  • 根据完成情况切换视图
  • 添加日期标签,所有item按日期分组

TechStack

  • React: 全套ES6及以上语法,生命周期函数,ref操作,动态渲染,应有尽有。
  • Redux: 采用最佳实践,针对不同的逻辑state管理进行拆分,然后combine之. 采用Thunk处理Action,控制异步操作。
  • React-Routerv4:跟以前的版本有显著变化,构建单页APP利器。
  • Styled-Components: 强推,什么BEM,什么CSS-Module,通通靠边,结合Helper: Styled-props,彻底解决css组件化方案。告别预处理器,避免创造更多学习成本。
  • Webpack: 自动化构建,采用chunkhash方式分类打包文件,优化用户缓存策略。
  • CSS3: 结合CSSTransitionGroup,创建组件过场动画,优化体验。
  • underscore: 用它还是用lodash都行,我只是需要用一下里面的debounce,用来控制edit todoItem时API通信的频率。其实自己手写一个helper也行,在学习redux的练手项目里我就手写= = 。

后续可能优化使用的:

  • reselect: 再也不用手写那么多重复的state selector了!
  • immutable: 感受函数式的威力。
  • redux saga: 2017年了,还不使用generator的异步action控制体系。

Problem

  1. state的设计主要针对数据的获取与查找策略,模拟数据库的方式,建立LookupTable,存储目标id,遍历id进行数据拉取。这样的方式好处是在分状态显示todoItems时只需要操作id,而不需要操作数据实体,提高性能。 但是同时也遇到一个问题: 针对查找策略对应确定的api层构造相对耦合,数据拉取方式无法本地模仿,因此让我放弃了使用LocalStorage的进行离线状态的支持。 黄玄的策略是优先进行本地操作,用户可以选择上传或者下载数据,这个方式不错,对我有所启发。 过度对数据模型进行装饰的结果便是高耦合,这跟我初衷是基于在线存储数据有关。 算是一个教训。

  2. 之前想要给登录成功页面添加延时跳转的功能,以便使用户体验更加完整,但是尝试未果,原因是login页面和list页面本质上是两个route下的组件,进行切换时会进行拉取数据 => Re-render,一旦我登录后再次进入login页面,无论我在login组件里如何尝试记录上一次的状态进行比对(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),都是徒劳。 后来想到根目录下App组件可以进行connect保存一个登录的flag,以此来确保第一次从未登录状态进入登录状态时时才会进行跳转。但是我没有这样做,我实在不想污染APP这个root组件,除非再包一层…

  3. 跳转部分React-router并没有提供更多API,其Redirect的时间上的可操控性不高,只能依赖注入BrowserHistory属性来进行人工push地址,略为丑陋。鄙人才疏学浅,相信不久后能找到更优雅的方式。

总结

我的不足

  • 耗费时长:从学习React&Redux开始,花费了相对较多的时间在学习相关的综合知识(组件设计,结构设计,reducer,action的结构最佳实践等等),使得我的项目迟迟未能开工,个人可能更习惯有所深度的学习后再进行实践,也是贪了想少走弯路的念头。然后习惯性被炫酷的技术吸引,研究了两天react-motion(膜拜@chengmo大神啊,咱们中国小伙有智慧),因为当时想要实现drag Sortable List的效果,后来回过神来,先做出基本再说!这个APP从做出原型到重构修改总工时粗略计算大概不到8天,如果撸起袖子直接干,应该可以压缩到6天。当然了学习成本不可忽略,我给自己的时长计算时从0了解到输出成品。

  • App效果: 给自己打7分,可优化拓展的东西太多。还记得我说的data-map模型吗?我完全可以把这个App打造成一个工作台,把之前那些满地飞的项目都囊括进来,可以加大练习技术的力度,这样我就可以终结满知乎闹的什么“为何vue的demo比react多”之类的无聊话题,纯属Vue好上手!文档亲切直白如私教!各大中文网示例重构demo多到不行好吗!光是react这英文环境就够国内60%程序猿吃一壶了。(扯远了哈哈哈)

夸夸自己

  • 及时总结: 学习的时候容易懵逼容易记忆断片怎么办!?这一度让我很苦恼,为了加速学习进程,唯有: 总结!梳理!写博客!于是诞生了这俩货:(新手朋友们看一看对概念原理理解一定会有帮助)

  • 自学上手效率: 曾经一度不是很自信,当然了都是老大徒伤悲云云,对自己的真实实力还是有一定自信,我相信我能够短时间接受并运用甚至拓展所学知识,我也的确做到了。由于一开始便对react有迷之好感(这辈子第一次对一个技术生态有这种感觉),加上自己英语无压力,阅读了许多关于react技术栈的文章,了解了刀耕火种到现在一片大繁荣的react体系下的技术变迁,对知识体系有了一个宏观的把控,这个阶段大概一周,期间还看着网上的教程写了几个小demo用来针对训练一些技术点:比如父子双向通信生命周期函数使用场景异步action处理方案模拟redux内部核心功能github(1)github(2)。 我个人的思维很发散,容易噼里啪啦想到很远很歪,导致了以前学习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节奏,一下捣鼓一下动画队列,一下看看源码,没有很持久的去做一件事,这次算是圆满啦。不过这次能上手这么快,也得益于以前javascript的基础,细节不保证全部能回忆,但是思想和经验都沉淀进了自己的脑子,接下来要去找工作,还得把基础好好过一遍,重中之重!

  •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: 现在自己解决问题的感觉越来越好,可以快速定位问题的症结,擅用搜索引擎(我真的好久好久没有用过baidu了…),specific的问题会一股脑先用文字输出的形式描述一遍,这样让问题的结构在脑中有个印象,然后过一会儿回来自己就萌发idea,然后尝试 -> 解决。 最后一句: 靠自己。

最后的最后,求star,求支持,本人小硕应届,求推荐深圳的工作 :slight_smile:

1 Like
#2

这么大早居然有人给star了,内牛满面!!

#3

滋磁